參考消息網9月25日報道美國《新聞周刊》9月26日(提前出版)刊發題為《中國擁抱清潔能源,美國卻困在20世紀》的文章,作者是杰夫·揚清潔能源 。全文摘編如下:
近些年來,規模龐大的電動汽車工廠、高聳的風力發電機與廣闊的光伏陣列,是中國在可再生能源與清潔技術領域占據全球絕對領先地位的標志——這兩大領域正是全球能源市場中增長最快的板塊清潔能源 。
“若用一場NBA比賽來形容中美企業在該領域的競爭力差距,”華盛頓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氣候中心主任李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已到第四節,美國隊落后30分清潔能源 ?!?/p>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一邊高談“美國能源主導地位”,一邊推行各類政策扶持瀕臨崩潰的煤炭市場、增加油氣開采;而中國則展現出在21世紀能源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行動與成果清潔能源 。
“這一主導地位的建立,得益于中國全面、明智且持續的政策框架清潔能源 ?!彼忉尩?。中國既憑借龐大的國內市場為清潔能源創造需求,又穩步構建產業生態系統,推動供應鏈各環節的技術創新,降低清潔技術產品與可再生能源的成本。
李說:“這種‘秘訣’——如果可以這么說的話——在美國完全不存在清潔能源 ?!?/p>
政策隨政黨輪替劇烈搖擺
相比之下,美國的能源政策始終隨著國會與白宮的政黨輪替而劇烈搖擺清潔能源 。
2022年,美國總統喬·拜登推出《通脹削減法案》清潔能源 。法案中的稅收優惠與政府支持的貸款計劃,吸引了數千億美元的私人投資。這項法律及相關聯邦項目旨在提振電動汽車與清潔能源需求,同時構建本土供應鏈,使美國制造的清潔技術產品能更好地與中國產品競爭。
美國清潔能源協會首席執行官賈森·格呂梅指出,美國目前擁有約200家核心清潔能源制造工廠,且每年還會新增數十家清潔能源 。格呂梅稱,美國能源行業“即將實現終端產品(如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的基本自給自足”,同時也在逐步具備本土生產相關零部件的能力。
但如今,這一切都在改變清潔能源 。特朗普上任時承諾,要廢除他口中清潔能源政策的“綠色新政騙局”,轉而聚焦地下的“黑色黃金”。
他標志性的立法成果《大而美法案》于7月4日簽署生效,終止了拜登政府時期大部分對清潔技術與可再生能源的扶持政策;同時,他手下能源與環境部門的官員大幅削減清潔能源相關的撥款與貸款項目清潔能源 。
格呂梅說,特朗普政府還通過一系列行政令對清潔能源發起范圍更廣的打擊:進一步限制企業獲取剩余稅收抵免的渠道,叫停即將完工的海上風電項目,禁止在公共土地上開展可再生能源項目清潔能源 。
“在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的當下,聯邦政府卻主動不看好美國企業與美國能源技術,這實在令人費解清潔能源 ?!备駞蚊氛f。大量行政令已使清潔能源投資計劃陷入混亂,新增項目渠道如今“陷入停滯”,清潔能源采購協議數量下降約三分之一。
他指出,最終結果將是消費者面臨更高的能源價格、清潔技術制造領域崗位減少,以及美國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大幅下降清潔能源 。
美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退縮,與中國在這一快速增長領域的大力推進,將對全球能源前景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產生重大影響清潔能源 。
失去清潔能源投資先機
美國能源部發言人通過電子郵件表示,特朗普政府政策反映了美國在交通、工業和發電等領域的綜合能源需求中,對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賴清潔能源 。該發言人稱,去年風能、太陽能和電池儲能僅占美國一次能源總消耗量的約3%。
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第一任期的能源部長朱棣文曾喜歡引用一句冰球運動的古老格言:“要滑向冰球將要到達的地方,而不是它曾經所在的地方清潔能源 ?!?/p>
基于傳統化石燃料使用的能源政策,關注的是“冰球曾經所在的地方”;但全球能源投資數據顯示的強勁趨勢則指向“冰球將要到達的地方”,即更清潔的能源清潔能源 。
國際能源署在最新的全球能源投資報告中指出,今年全球將有總計約2.2萬億美元投入“可再生能源、核能、電網、儲能、低排放燃料、能效提升及電氣化”領域,這一數字是投入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兩倍清潔能源 。
國際能源署表示,過去五年清潔能源轉型支出的快速增長,部分源于對氣候變化的擔憂,但主要驅動力是各國對提升能源安全的追求清潔能源 。俄烏沖突導致天然氣供應中斷后,歐洲加速了對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提升的投入;作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則著力減少對油氣進口的依賴,并“在新技術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多家專注于清潔技術與可再生能源的風險投資公司負責人表示,特朗普能源政策的一個影響是,原本可能流向美國的投資,將轉而流向政治環境更友好的其他國家清潔能源 。
波士頓春巷資本聯合創始人羅布·戴表示,世界其他地區將通過吸引清潔能源投資“搶占美國先機”清潔能源 。
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發布的《可再生能源投資追蹤報告》顯示,清潔能源投資已開始從美國轉移清潔能源 。該機構發現,今年上半年全球新增清潔能源投資達創紀錄的3860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10%;但在所有主要地區中,“美國的新增可再生能源投資降幅最大”。
報告稱,美國可再生能源承諾投資額減少205億美元,較前六個月下降逾三分之一,原因是“投資者正對該地區不斷變化的政策環境進行重新評估”清潔能源 。
能源議題被貼黨爭標簽
作家兼氣候活動家比爾·麥吉本近期在宣傳新書《太陽升起來了》清潔能源 。該書闡述了太陽能快速發展與成本暴跌帶來的影響。
麥吉本指出,美國發明了太陽能技術,如今卻將太陽能的未來讓給中國,轉而回歸化石燃料清潔能源 ?!叭绻乩势漳腔锶说贸?,15年后的美國將變成內燃機時代的威廉斯堡殖民遺址,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都會來這里看人們過去是如何生活的?!?/p>
麥吉本補充說,他內心充滿矛盾清潔能源 。作為美國人,看到中國利用美國人發明的技術獲利,他感到“惱火又沮喪”;但作為氣候活動組織者和全球公民,他也明白中國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及其大量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為應對氣候變化創造了難得機遇。
清潔能源智庫“未燒盡的煤”研究組織8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對非洲國家的太陽能電池板出口增長60%,這為“非洲的轉型帶來巨大潛力”清潔能源 。
麥吉本在書中還提到,得益于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巴基斯坦也在快速推廣太陽能應用清潔能源 。
他說,中國在抓住太陽能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將大舉占領政治高地”清潔能源 。
隨著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且特朗普政府發布否認或淡化氣候變化的報告,中國很可能在未來主導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清潔能源 。
“作為世界上頭號強國,美國選擇站在化石燃料一邊,這對全球氣候議程而言絕非好消息清潔能源 。我們需要找到辦法,希望能推動美國重新轉向清潔技術轉型的軌道?!崩畲T認為,推進這一進程的部分關鍵在于,減少美國能源議題討論中的黨派政治色彩。
伊拉里婭·馬佐科是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能源供應鏈清潔能源 ?!拔艺J為束縛美國手腳的是,能源政策被高度黨派化、政治化了?!瘪R佐科說。
美國的能源辯論深陷競選資金與文化戰爭的泥潭:化石燃料產生的能源被視為保守派能源,風力發電機產生的能源則被貼上自由派標簽——連電子都要進行陣營劃分清潔能源 。
格呂梅表示,能源政策已成為兩黨各自選民基礎的核心議題,導致兩黨在競選和執政時都依據“能源意識形態”而非務實原則行事,進而造成政策不穩定性清潔能源 。
“每四年政策就可能發生顛覆性變化,這種預期對美國的投資環境是毀滅性的清潔能源 ?!彼f,“如果我們無法找到辦法消除產業投資中的意識形態分歧,就無法實現國家現代化?!保ň幾g/沈丹琳)

美國《新聞周刊》9月26日(提前出版)一期封面